農信姓農、農信為農。武都農合銀行始終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認真貫徹落實省農信聯社關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、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各項工作部署,以“愛心”解民憂,用“真心”優服務,拿“貼心”惠民生,一以貫之將“金融為民”本色鐫刻于心、踐行于行,以金融之筆繪就區域發展壯美新畫卷。
聯建打造“暖新驛站”,金融為民有“愛心”。依托“雙基聯動”,武都農合銀行聯合地方黨政成功打造黨建聯建“暖新驛站”,配置桌椅、圖書、水杯、飲水機、充電設備等生活設施,有效解決了外賣配送員、快遞員、環衛工人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和戶外勞動者“飲水難”“休息難”“充電難”“學習難”等問題,讓大家“渴了能喝水、熱了能乘涼、冷了能取暖、累了能休息”,真真切切為廣大群眾提供便利服務。在不斷完善硬件設施的同時,武都農合銀行以營業網點、“暖新驛站”為依托,通過擺放宣傳折頁、滾動播放視頻、舉辦宣講活動等方式,加大各類政策解讀、金融知識宣傳和服務產品推介力度,多角度、全方位普及金融知識,助力廣大群眾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和金融素養,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。
持續提升服務質效,金融為民顯“真心”。作為地方金融主力軍和老百姓自己的銀行,在做好金融知識普及和各類金融服務的同時,武都農合銀行持續加強員工理論知識學習和業務素養培訓,實現了對內提高業務技能和對外加強金融服務兩手抓、兩手硬,取得了全體員工服務意識、服務水平“雙提升”的良好成果,為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質效打下了堅實基礎。大力發揚“背包銀行”精神,堅持走街串巷掃商圈、整村授信進村社,攜帶“背包銀行”主動上門服務,現場為廣大客戶辦理數據信息治理、社保卡發卡激活、個人評級授信、在線發放貸款等金融業務,同步引導客戶通過使用掌銀、網銀、微信銀行等線上金融渠道便捷高效獲得所需的金融服務,真正實現了讓客戶少跑路、不跑路,用科技力量打通了金融服務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精準滴灌金融活水,金融為民更“貼心”。武都農合銀行始終把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、解決好“三農”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。黨委班子帶頭深入一線、靠前指揮,166名金融助理撲下身子、躬身實干,充分利用人熟、地熟、政策熟的優勢,有效發揮聯建共建聯絡員、金融知識普及員、招商引資參謀員、“三農”發展服務員、金融業務推廣員和政策落實勤務員的職責作用,與各鄉鎮(街道辦)、村組(社區)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“雙基聯動”聯建活動92次,全力推動整村授信、業務拓展、風險化解、政策宣講、志愿服務等各項工作做深做實,用心用情用力為廣大群眾解難題、辦實事。至11月末,舉辦政策解讀及金融知識宣講70余場,開展志愿服務21次;新增整村授信247個村,新增線上簽約客戶4902戶,簽約金額8.08億元,用信4.92億元;深入開展“龍抬頭”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拓展活動,累計投放專項貸款1.24億元、投放特色產業貸款1.73億元;全面下調農戶小額信用貸款、小微企業貸款等各項貸款利率,全年減費讓利1040萬元,持續為農民增收、林業增效、鄉村振興貢獻農信力量。
啟航新征程,揚帆再出發。武都農合銀行將始終厚植“金融為民”情懷,堅決扛起“農村金融主力軍、鄉村振興排頭兵、普惠金融領跑者”的使命擔當,不斷完善服務體系,持續提升服務水平,以更大金融力度、更實服務舉措做好民心工程和民生實事,以實際行動傳遞農信溫度,努力為全面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武都實踐新篇章貢獻農信力量。
來源:武都農合銀行